顯示具有 好用軟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好用軟體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5年4月14日 星期一

install proxmox ve with small pc (mmc disk)

出現Unable to get device for partition 1 on device /dev/mmcblk0 


需要在install 時選"Install Proxmox VE(Graphic Debug Mode)"

/usr/bin 下搜尋, 補上綠色部分, 或是/usr/share/perl5/Proxmox/Sys/Block.pm

} elsif ($dev =~ m|^/dev/[^/]+/hd[a-z]$|) {
return "${dev}$partnum";
} elsif ($dev =~ m|^/dev/nvme\d+n\d+$|) {
return "${dev}p$partnum";
} elsif ($dev =~ m|^/dev/mmcblk\d+$|) {
return "${dev}p$partnum";

} else {
die "unable to get device for partition $partnum on device $dev\n";
}

2010年12月23日 星期四

clonezilla

for backup use.
或notebook, pc想換新硬碟, 可以利用clonezilla幫忙.
先用clonezilla開機, 去裝兩顆硬碟, 把舊的資料clone
到新的那一顆. 就ok lo .. 接著就能用新硬碟開機.

如果想擴大一下分割區或調整, 可以用ubuntu 開機,
利用GParted 來調整.

上述clonezilla需在新的硬碟比舊硬碟大時使用.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Squid 使用者認證

fedora core 10
STEP 1: 建立使用者及密碼檔
[ 建立第一個使用者及設定密碼 ]
# htpasswd -cb /etc/squid/allowuser username passwd


[ 增加第二個使用者 ]
# htpasswd -b /etc/squid/allowuser username2 passwd2

[ 將檔案權限設為755 ]
# chmod 755 /etc/squid/allowuser
STEP 2: 設定squid.conf
[ 編輯squid.conf組態檔 ]
# vi /etc/squid/squid.conf

[ 在auth_param區加入 ]
auth_param basic program /usr/lib/squid/ncsa_auth /etc/squid/allowuser
(check ncsa_auth所在位置)
(allowuser 是用htpasswd所產生出來, 用來check user/passwd)

[ 在acl區的第一行加入 ]
acl need_auth proxy_auth REQUIRED

[ 在http_access區的第一行加入 ]
http_access allow need_auth

STEP 3: 重新啟動squid
#service squid restart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stunnel 設定

想要跑stunnel.
首先當然先要有一台主機讓你跑stunnel server端.

server端的 stunnel.conf 設定
----------------------------------------------------------------------
cert=stunnel.crt
key = stunnel.key
;這兩個參數可以用ssl 產生, 要高級認證就很麻煩.
;想知道更多可以google一下吧!
taskbar=no
;這個參數可以隱藏STUNELL的圖示,如果做壞事就用$%#%#
client=no
;這個不一定要設定, 預設是server
[socks2ssl]
accept = 80
;在80 port listen.. 接外部連接, 可設定鎖固定ip.
connect = 127.0.0.1:1080 ;
;連到local proxy, 記得架好proxy開啟user login mode.
;如果上面沒鎖ip
----------------------------------------------------------------------
client端的stunnel.conf設定

client = yes

[ssl2SOCKS]
accept = 127.0.0.1:8282
;讓你想連到local stunnel的程式然後轉出去.
connect = xxx.xxx.xxx.xxx:80
;連接到你的Server端ip xxx.xxx.xxx.xxx:80, 透過80轉到server端
----------------------------------------------------------------------
以上設定大概ok.
產生cert 跟key 透過下面指令(linux下有ssl)

# 建立 server.key 使用 1024-bit key 加密
openssl genrsa -out server.key 1024
# 建立 server.crt 憑證,有效時間為 3650 天,使用 X.509 憑證格式
# 一次生10年 :p
openssl req -new -key server.key -out server.crt -x509 -days 3650
如此一來就產生 server.key and server.crt 兩個憑證檔(apache格式)
不過有些軟體是用 pem 格式 (e.x. stunnel, dovecot...ect)
經測試, 只要一行命令就可以產生 pem 了:
cat server.key > stunnel.pem
記得權限改一下:
chmod go-rwx server.key stunnel.pem
stunnel官網 有windows binary file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ramdisk

1. 找ramdisk來灌. 網路上不少.

2. backup bat file ..
c:\暫存實體HDD v:\ ramdisk 所在位置
---------------------------------------------
load.bat file 內寫 =>
xcopy c:\ramdisk\*.* v:\*.* /e /y
rmdir c:\ramdisk\ /s /q
---------------------------------------------
save.bat file 內寫 =>
xcopy v:\*.* c:\ramdisk\*.* /e /y
---------------------------------------------
建議可存在所要暫存實體HDD下, 或某個好找的資料夾下.
3. windows 執行 打上 gpedit.msc
找 本機點腦原則 => 電腦設定 => windows設定 => 指令碼 - (啟動/關機)
4. 點選啟動把load.bat新增進去. 不用加參數.
5. 點選關機把save.bat新增進去. 不用加參數.

完成. 以後開關機會自動去存取ramdisk 內資料, 避免ramdisk資料因為開關機而refresh.
當ramdisk 越大, 內容物越多, 開關機速度會變得越來越慢.

2008年9月3日 星期三

Google Chrome試用感覺

有很快, 應該是因為包的東西很少.

網路上已經有測試文章, 數據上看起來還蠻快.
測試
開得快, 可以看分頁使用狀態, 及其它web browser的狀態, 分頁bar 掛在最上面感覺不錯, 整體來說很乾淨. 教學有漫畫跟小影片版本, 也不錯.
缺點在開多分頁時, 會很lag, 開完多分頁後跟ff一樣吃了很多memory, 關掉看完的分頁, 吃的memory還是很大, 沒有全部release, 無法plug-in, ff可以import很多外掛, chrome使用上還有很多要改進, 分頁切換時會有lag情況, 要等一下才會顯示出來, 我在打ㄅ半會先跑出字.